我院海天智能物联网实验室科研成果受《舟山日报》报道
2025-05-09 10:55 莫小云  信息工程学院

近日,我院海天智能物联网实验室(以下简称“实验室”)成功研发出基于国产TurMass™通信技术的新型船舱气体检测系统,这一成果受到《舟山日报》等媒体关注。该系统通过自主可控的通信技术,解决了船舶密闭空间气体监测中信号传输难、部署成本高、依赖进口芯片等痛点,为我国船舶安全监测领域提供了国产化解决方案。

船舶密闭空间因多层钢板屏蔽信号,传统无线通信技术难以实现稳定传输。实验室团队研发的TurMass™技术,融合5G通信中的大规模天线、极化码等先进技术,成功突破金属屏障,信号可穿透约30厘米厚的多层钢板,极限通信距离达80公里,且从芯片设计到协议栈完全自主可控。相比传统LoRa技术,TurMass™传输容量提升近百倍,速率提升6倍,数据传输成功率高达100%。系统功耗降低40%,部署成本较国外同类产品大幅减少,显著提升了市场竞争力。

实验室主任陈宏铭教授(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、国家高层次人才)领衔的团队,长期深耕物联网通信领域。海天智能物联网实验室的突破,不仅是国产通信技术的里程碑,更彰显了浙江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在海洋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。未来,随着TurMass™技术的广泛应用,我国在船舶安全与工业监测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将迈上新台阶。
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