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高扬爱国主义旗帜,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,大力营造团结奋进的浓厚社会氛围,信息工程学院于8月22日组织党员、入党申请人和积极分子开展了观看《东极岛》活动。

1942年,一艘满载着1800多名英军战俘的日本客货船“里斯本丸”号,在途经舟山东极岛附近海域时,被美军“鲈鱼号”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并沉没。危急关头,198名东极渔民不顾个人安危,经过65次往返,毅然冒着枪林弹雨救起了落水的384名英军战俘。
《东极岛》让我们看到了,这是“海上有难,必救”的古训传承千年坚守的善良底色,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、爱好和平、勤劳勇敢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。观影结束后,同志们的情绪久久不能平静,结合自身实际对影片展开了热议。
电信系本科生第一党支部黄硕阳:《东极岛》以震撼之姿将历史搬上银幕。管虎、费振翔携手,借渔民救“里斯本丸”战俘之事,勾勒出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温暖,是一部唤起历史记忆的佳作。
数学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陈东栋:《东极岛》以1942年“里斯本丸”沉船事件为蓝本,展现中国渔民伟大义举。它从平民视角出发,刻画阿赑、阿荡等角色面对日军残暴与战俘求救时,从恐惧挣扎到觉醒救人的过程,诠释“海上有难必救”的大义。
计算机系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任超:观看完电影《东极岛》后,我被东极岛上渔民们的团结所惊叹,他们从原来的忍耐,到最后展现出来人民群众的庞大力量。阿赑和阿荡两兄弟在救人与保全自己中,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救人,他们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。作为观众,我们应该铭记历史,如今的和平,不是凭空而来,而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。
计算机系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唐瑜蔓:看完电影,心情久久无法平静。战争是残酷的,里斯本丸号沉没,众多生命消逝,日军的暴行令人发指。但东极岛渔民无畏日军威胁,毅然救助战俘,他们的善良与担当,跨越了国界与种族,闪耀着人性光辉,让我们铭记历史,珍视和平。
计算机系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方许晴:看完《东极岛》,内心五味杂陈。影片中,东极岛渔民在战火纷飞下,舍生忘死营救英军战俘。那惊涛骇浪里穿梭的小小渔船,满是人性的光辉。他们没有先进装备,仅凭一腔热血和骨子里的善良,谱写了伟大的生命之歌。
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姚雨涛:《东极岛》以震撼人心的史实,展现了普通渔民在民族危亡时刻闪耀的人性光辉与国际主义精神。他们不顾日军威胁、不畏牺牲,毅然营救英军战俘,用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善良勇敢与担当。作为党员,我深受教育,深刻认识到“人民至上”的价值追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渊源。我们要传承这份无私大爱,在本职岗位上坚守为民初心,勇于担当奉献,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力量。